学校是“双减”的主战场,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习效能,是“双减”政策下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的问题。
12月31日下午,四川省双流中学万科实验“名师工程”第四期活动于学校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双减背景下作业的重构——作业设计与使用案例”这一主题展开。魏敏主任及名师工程全体老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何耀老师从作业的概念、作业的作用、设计作业的依据、影响家庭作业的效果因素四方面带领老师们重新认识作业,并介绍了作业设计与总体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体现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树立系统思维;创新内容形式,满足个性需求;优化评价方式,促进教学相长。初中数学组的老师们根据学科特点,围绕基础巩固型、能力拓展型、应用探究型、综合实践型及学科融合型五大作业设计类型,带来了他们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张巧巧老师对数学基础巩固型作业做出阐述,通过展示四个案例说明设计和布置基础巩固型作业时要全面关注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难度、时间等。
接着,刘菊先老师围绕能力拓展型作业的概念、类型及其案例进行分享。刘老师利用生活中的打折销售现象,分层设计了问题解决型、拓展迁移型、问题开放型、总结反思型、研究报告型作业,促进了基本思想方法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淳黎老师围绕手机资费套餐和三阶幻方两个问题,说明了应用探究型作业的实质。探究型作业以探究性问题为背景,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串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层级。
蒋博老师对以探究规律、拓宽视野、实践应用等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实践型作业做出阐述,并将初中数学组已有的作业案例进行分享,如表演数学家的故事、用瓶盖实验验证频率的稳定性、制作勾股定理证明方法及故事海报等。这类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耀老师围绕为学校绘制平面地图的案例,详细解读了学科融合型作业的内涵及设计要求。学科融合型作业打破单科知识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知识,从学科走向生活,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活动最后,教务处主任魏敏作了总结讲话。他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初中数学组老师从不同的作业类型开展作业设计,并全面关注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建议与评价,值得借鉴。同时,魏敏主任还对全体参与名师工程的教师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师们认真阅读《重构作业》一书,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减负提质。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老师了解学情、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双流中学万科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将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用老师的“勤”换取学生的“轻”和作业的“精”,质量精选,形式多选,通过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